宗老爷子可能没有想到,在自己逝后不到半年时间,自己花费37载、一手打造的娃哈哈帝国,今天起似乎不再姓“宗”了。她的女儿宗馥莉,在18日网上流传的一份函件中宣布:辞去娃哈哈副董事长、总经理职务。截至发稿,娃哈哈对此尚无回应。
实际上,娃哈哈一直也不姓宗。股权结构显示,娃哈哈最大的股东是地方国资——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上城文商旅),拥有娃哈哈集团46%的股权,宗馥莉继承的股份只有29.4%,娃哈哈职工持股会24.60%。在此时此刻,人们重新认识到,娃哈哈是由一代知名企业家创立的民营明星公司,但它本质是一家国资控股。
#01
矛盾指向的背后
在网上流传的以下这张《致娃哈哈集团全体员工的函》截图中,文首开宗明义地点出了事件指向的对象,请自看。
股东之间攻防的焦点是:宗馥莉本人对娃哈哈集团经营管理的合理性。
可以理解为,几大股东之间,围绕娃哈哈的经营管理权有了分歧,于是上演了对现任管理者的“逼宫之战”。
在普通老百姓眼中,娃哈哈的最大无形资产是“宗庆后”,可以说“没有宗庆后就没有娃哈哈”。按照“子承父业”的传统安排,宗馥莉是世俗意义上继承父亲事业最自然、也是最合理的人选。
但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,集团的最大股东确实并非宗庆后,而是国资单位——上城文商旅。
在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中,上城文商旅的注册资本是22亿元,由上城区委区政府改组成立,定位为一家区级旅游商贸服务平台,主要职责是:以授权经营的国有资产通过投资、控股、参股、租赁、转让等形式从事资本经营业务。
简单点说,也就是一家国字号的投资公司。
作为单一最大股东,上城文商旅在字面意义上,可能拥有娃哈哈内部最大的话语权。当然也有可能并非如此——在许多公司中,并非持股最大的股东,就一定拥有公司的最大话语权,这个需要看具体安排。
但如果这份函件所述为真,至少宗馥莉在此次“逼宫之战”中,处于弱势。这当中有诸多玩味之处。
从娃哈哈的股权结构来看,它是一种混合所有制结构。既有国有资本,也有个人持股,同时还有职工集体持股。
按照理想的蓝图设计,在娃哈哈的经营中,既能保障国有资本的利益,贯彻国有资本的意志,也能尊重和货币化回馈企业家个人的贡献,同时也能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,实现“共同富裕”,可谓一箭三雕。
从字面意义上看,宗馥莉不属于最大单一股东,但如果能与职工持股会维持利益一致,持股比例也能超过50%,或也能保障自己对娃哈哈的最大掌控权。
但从今天的逼宫之战中来看,这一局面目前成谜。
从天眼查股权变更历程来看,上城文商旅从2008年开始至今,一直持有娃哈哈集团46.00001%的股份,可以说陪跑16年来,“革命友谊”相对稳定。当然,公开资料也有显示,2006年和2023年,市场上曾发生过两次宗庆后与国资委商讨有关退出事宜的事实,但都因各种原因而不能。
在强人宗庆后逝世之后,人心开始思变,队伍开始松动,这背后不像是意气用事,反而更像是日积月累的矛盾,在一夕之间爆发。
#02
企二代能力,在逆境中能否胜任
最近发生的“娃哈哈事变”,局外人难以知道背后有何种“歹戏”。但这是看八卦的心态,如果回归企业治理,终极还是要看企业的发展。
对宗馥莉的不利之处在于,局外人很容易将她此刻的遭遇,与她这几年的实战实绩结合来思考,以此在心中猜测和做出对她的价值判断,即函件中的“不合理”是否在说:她难言胜任,因而才导致被“逼宫”?
作为一个海归千金,2004年从美国回国算起,宗馥莉作为娃哈哈集团的接班人,已经被舆论严格审视整整20年。
我本人也曾于2012年10月在杭州专访过宗馥莉。按照1982年的出生来算,2012年宗馥莉正值30岁。当时她给我留下的最大印象是:快人快语,气宇轩昂,有着那个年龄该有的气势与气场。
管理上,她与老爷子注重感情推动不同,摆出了十分重视用“规章制度、人事适配”来管理企业的姿态,不合适者果断辞退。
然后对事物似乎要求很细致。当时一个细节是,与老爷子365天粗茶淡饭、脚穿千层底不同,宗馥莉所管理的工厂食堂,菜色就会好上很多。员工说,“她要求比较高”。
与“穷”字贯穿一生的父亲相比,宗馥莉嘴含金汤匙长大,该有的都有,但这也成了局外人审视她的枷锁——看她有没有真实的能力,继续把娃哈哈发扬光大。
从粗陋的功利主义角度来审视,这20年来,宗馥莉难言一帆风顺、功德满满。
论娃哈哈明星产品,依然是她父亲打造出来的AD钙奶、营养快线、纯净水。去年春晚刘谦魔术,巨大的AD钙奶瓶身十分抢镜,人们想到的只有宗庆后。
图|春晚上的AD钙奶
而她亲手主导的娃哈哈茶饮,很难说有一个品牌出圈。去年娃哈哈还开始做咖啡,虽然处于明星赛道,但强者环伺,也没能突出重围来拯救娃哈哈的中年危机。一个一个新品跑马灯似迭代,还被外界质疑,“造娃太多太快”。
至于她亲力亲为的娃哈哈年轻化改革,由于没有具体爆品的承载,就算有一时的热度,但终究也只能悬浮于半空之中。
虽然宗庆后在生前十分重视打造娃哈哈的“家文化”,近200家子公司直接向老爷子汇报,老爷子也通过联销体,把各方利益紧紧绑定在一起,但娃哈哈毕竟不是真的“家族企业”,本质上还是一个各方股东要用利益和结果论来衡量和考察的公司。
宗馥莉难言表现出了股东所希望的那种惊艳,反映在娃哈哈的业绩上,也就是娃哈哈自2014年营收创造700多亿的高点之后,业绩持续下滑,2022年只维持在500多亿规模,架子还在,但颓势似乎满满。当然把责任都算在她头上也有失公允,但难掩失望。
如果按照企业经营的一般规律, “发展”这两个字,最能解决企业的大部分矛盾。而当“发展”不再,或者发展变慢,平日里积累的各种矛盾,就容易迎来总爆发。
这是不是宗馥莉此次处于弱势的深层次原因呢,留待后续真相解明。
#03
娃哈哈,谁能来接班
函件中写明,“及时按照章程规定的程序,重新选聘总经理并由其履行管理职责”。但说实话,除了宗家,普通大众难以想象,还会有怎样合适的人选,能够最熟悉娃哈哈的肌理与文化,能够对这个品牌倾注百分百的爱。
虽说存在职业经理人制度,但这项制度在中国的深耕与发扬,始终存在现实门槛——不是随便上来的一个人都对庞大的娃哈哈帝国了如指掌,并充满深刻情感。
这也将是此次娃哈哈后续中的一大悬念。
在文章的背后,我再次回忆起了一代强人宗庆后的一个名场面。
2012年12月,在娃哈哈千人经销商大会上,宗老爷子在一群人的簇拥之下,迟到1小时40分钟出现在了会场,那时已经下午5点40分。
没有主持人开场,宗老爷子亦没有寒暄,直接开始讲话:“浙西老品牌下滑,浙南要梳理价格体制,浙东情况不理想”。
当时的大背景是娃哈哈三年营收规模在增长,但增速在下滑,体现出增长疲沓之感。这背后,价格体系紊乱、新品牌上攻乏力等制约未来发展的深层次问题,已经出现。
会场气氛凝固。
直到一位区域经销商来了一段慷慨激昂的发言,气氛才为之一转。“是宗总的正确领导,我今年买了奔驰车,还买了200平米的新房。”
全场热烈鼓掌。宗老爷子倒是一如既往语气很轻,语调很平。他只是说,“娃欧商场刚开业,希望大家都去买点货。”
图|宗庆后与娃哈哈
“时间到了,散会,吃饭!”会场一旁的大宴堂,饭菜已经凉了大半时间。
天下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。无论外界怎么品头论足今日的娃哈哈,但中国第一代企业家,确实赤脚按照自己的价值观、哲学观走出了自己的路,企二代接班总是会被外界附加上许多戏说和传奇色彩,但就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时代而言,每一个系统中的打工人,都仍然能够希望有胆识的新一代企业家能够接连出现,能够用新的论述、思维和格局,给大众创造方向与幸福。